焦爐煙氣污染源大致可分為兩類:一類是陣發(fā)性塵源,如裝煤、推焦、熄焦等;另一類是連續(xù)性塵源,如爐內(nèi)、煙囪等。前一類塵源的排放量約占排塵量的80%%其中裝煤占60%%推焦、熄焦各占50%;后一類塵源的排放量約占20%。
一、裝煤時的煙塵控制
一般采用無煙裝爐。為了達到這個目的,碳化室在裝煤時產(chǎn)生負壓,以免煙氣沖出爐外。產(chǎn)生負壓的方法是在上升管或橋管內(nèi)噴灑蒸汽或高壓氨水(工作壓力為196-245)kPa),雙集氣管的流量為20m3/h上升管根部可產(chǎn)生294-490Pa的負壓。結果,爐頂空氣含塵量可降低70%左右。另外還有順序裝煤和煤預熱管裝煤等方法。
二、推焦時的煙塵控制
推焦操作短暫,持續(xù)90-120s(40-60推焦 s熄焦車到熄焦站約50-60s)。排放物中的固體顆粒主要由焦炭粉、未焦化煤和飛灰組成。每噸推焦排放物約為0.3-0.4kg還含有量的焦油和碳氫冷凝物。煙塵控制系統(tǒng)在推焦時基本上有三個主要部分:
(1)集煙罩。用于收集導焦車和熄焦車上部排出的煙氣。
(3)除塵器。過去常用濕式洗滌器或沉淀器,缺點是投資和操作成本高。近年來,袋式除塵器也被采用,這被認為是一種更加好、更有效的解決方案。
使用袋式除塵器時,由于氣流中可能含有高濃度的焦油和碳氫化合物,需要使用預覆蓋粉末和石灰石粉(70)%篩孔小于100號)是一種低成本、易于獲得的粉末。
三、熄焦時的煙塵控制
濕熄焦時,水淋在熱焦炭上,會產(chǎn)生大量蒸汽,蒸汽會帶出一些焦粉。排出的水霧中所含的雜質(zhì)會腐蝕周圍的結構。因此,熄焦塔頂部設有百葉板式除霧器,可以減少焦塵和排出的霧滴。
從推焦和熄焦這兩個過程來看,還是采用干熄焦有利于保護環(huán)境
干熄焦的主要原理是通過惰性氣體(氮氣)在封閉系統(tǒng)中的循環(huán)帶走熱焦炭的顯熱冷卻,然后通過廢熱鍋爐回收溫度提高惰性氣體的熱量。
文章來源于:http://news.diground.cn/